• 公案:船子和尚

    道吾后到京口,遇夹山上堂。僧问:“如何是法身?”山曰:“法身无相。”曰:“如何是法眼?”山曰:“法眼无瑕。”道吾不觉失笑。山便下座,请问道吾:“某甲适来只对这僧话必有不是,致令上座失笑。望上座不吝慈悲!”吾曰:“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?”山曰:“某甲甚处不是,望为说破。”吾曰:“某甲终不说,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。”山曰:“此人如何?”吾曰:“此人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。和尚若去,须易服而往。”山乃散众束装,直造华亭。船子才见,便问:“大德住甚么寺?”山曰:“寺即不住,住即不似。...

  • 功德簿是为后人做榜样的

    大家去寺庙做功德,很多时候寺庙还要刻碑、写功德簿。有人比较在意这个。其实大家想想,留名字有什么用?如果你修成了,是再来人,你还会在意这一世的名字?如果你没修成,又转世为人了,你还会记得现在的名字?说不定你还会骂上一世的你呢。再如果,你堕落了,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去了,那留名字就更没用了。那我们什么还要写功德簿呢?那是为后人做榜样。所以,我们要写功德簿,但不要执著功德簿。(《师父说》第153期)  ...

  • 大智慧才能大方便

    大方便一定是在大智慧之下才开的,没有大智慧,动不动就讲“方便”,就一定会出下流。只有慈悲,没有智慧也不行。没有智慧只讲慈悲,最后一定会生祸害。(《师父说》第152期) 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...

  • 规矩就是法

    在寺院里,规矩就是法。寺院里的规矩里面含着法,也含着福和慧。我们居士到寺院里来,守好寺院的规矩,就是修福修慧。如果不守寺院里的规矩,反而会损你的福和慧。寺院的出家师父吃的是十方,住的是十方,没有什么可给予广大居士信众的。有的,就是把佛教的规矩教给大家,让大家在守规矩当中积福积慧。(《师父说》第151期)  ...

  • 乘急戒缓

    真正的学佛需要过来人引领。不然,还不到时候,让人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,就麻烦了。现在有一些人,没读几部《法华经》,就开始嚷嚷着马上要成佛了。这叫什么?这叫“乘急戒缓”,就是还不到时候,有人告诉你“人人都是佛”了。这样,虽然你有一定的见地了。但是,修持不够、戒行不够。最终,只能断了自己的法身慧命,甚至万劫不复。所谓万劫不复,就是你认为自己是对的,千劫万劫住在你的那个“对”的里面不出来,谁说也不出来。(《师父说》第150期)  ...

  • 做人做事与管人管事

    在寺院里,居士要学做人做事,不要管人管事。即使寺院常住安排你去负责某项工作,也不要有管人管事的心态。因为,你一旦有了这种心态,就会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凌驾别人之上,对别人颐指气使,甚至把日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成就的目标,放到你所做的事情上来,用世俗当官的方法来处理遇到的问题。这样时间久了,你就会堕落了。什么是做人做事呢?就是要在完成寺院常住交付的事情中,体现自己的人格人品,体现自己的担当,时时处处去做到勤奋、认真、慈悲、智慧、随缘。勤奋,就是要事事亲历亲为、带头干;认真,就是做事...

  • 什么是玄妙

    把那些看似平凡的事坚持做,就是伟大,就是玄妙,就是转凡成圣。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圣人的伟大?就因为我们都是俗眼、凡眼,看什么都是世俗,看什么都是平凡;看不到圣人做事的那份殊胜和微妙。(《师父说》第148期 )   ...

  • 做佛先做人

    只讲做佛,只说往生,不讲做人还行吗?学佛也是要讲基础的,人都做不好,你谈啥往生?“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”这五戒里面也都包含着仁义礼智信。我们现在讲五戒、讲规矩,就是教大家如何做人。还没讲让你出离,没讲让你往生。(《师父说》第147期)  ...

  • 信佛

    我们信佛信得啥呀?信得就是佛说的那个“理”!(《师父说》第146期) 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,以《师父说》栏目,陆续于微信发布,期待更多人士同沾法味,入佛知见。...

  • 佛说的都是一个事

    佛说的都是一个事。有时候用老师的那个逻辑说这个事,有时候用警察的逻辑说这个事;有时候在这个场所这样说,有时候在那个场所那样说,当你明白了之后,才知道,佛在各个经典里说的都是一个事。(《师父说》第145期)  ...

  • 高僧传:竺法兰

    竺法兰,亦中天竺人,自言诵经论⑴数万章,为天竺学者之师。时蔡愔既至彼国,兰与摩腾共契⑵游化,遂相随而来。会彼学徒留碍⑶,兰乃间行⑷而至。既达洛阳,与腾同止⑸,少时便善汉言。愔于西域获经,即为翻译十地断结、佛本生、法海藏、佛本行、四十二章等五部。移都寇乱⑹,四部失本,不传江左⑺,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,可⑻二千余言。汉地见存诸经,唯此为始也。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⑼,是优田王⑽栴檀像师第四作也。既至洛阳,明帝即令画工图写,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⑾。旧像今不复存焉。又昔汉武穿昆明池⑿底...

  • 高僧传:摄摩腾

    摄摩腾,本中天竺⑴人。善风仪,解大、小乘经,常游化⑵为任。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,讲金光明经。会敌国侵境,腾惟曰:“经云:‘能说此经法,为地神所护,使所居安乐。’今锋镝[dí]⑶方始,曾是为益乎。”乃誓以忘身,躬往和劝,遂二国交欢,由是显达。汉永平中⑷,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。乃大集群臣以占⑸所梦。通人傅毅⑹奉答:“臣闻西域有神,其名曰‘佛’,陛下所梦将必是乎。”帝以为然,即遣郎中蔡愔[yīn]、博士弟子秦景等,使往天竺,寻访佛法。愔等于彼遇见摩腾,乃要还汉地。腾誓志弘通⑺,不惮...

  • 往生要有禅定功夫

    往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,那是要有禅定功夫的,光靠福报你是去不了的。靠福报你最多能到忉利天。佛的母亲死了之后就生在忉利天。你的福报再大能大过佛的妈妈,人家可是生了个佛的。(《师父说》第144期)  ...

  • 物质不灭与六道轮回

    人死了,可是生前能指挥你干各种事情的那个东西到底还在不在?如果在,它去哪了?如果不在,它又是从哪里来得?所以,物质不灭定理直接证明了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存在,只是没有人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罢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143期)  ...

  • 寺庙的规矩

    佛教寺庙里的规矩,特别是规范的十方大丛林的规矩,都是指向出离的,都是引导你出离的,这与世间的很多规矩是不同的。所以,有些时候在寺庙里,师父教导徒弟打他骂他,也是指导他出离的,也是引导他开智慧的。有些人不理解,见了之后还说三道四,这些都是糊涂人。其实,你稍微一想就明白,真正的出家人,家都不要了,还会跑到寺庙里打人骂人,与人结仇呀?如果假的出家人,说好话骗你钱还来不及,还会打人骂人?(《师父说》第142期)  ...

  • 共修读诵佛经

    为什么要倡导大家共修读诵佛经呢?因为佛经中有很多我们不懂的地方。看不懂不要紧,这时候,不要急,多读多诵,慢慢的,我们就理解了。如果一上来就觉得自己都懂了,反而不正常了。因为,你所谓的懂了,都是按照你的那个世间法的观念去理解的佛经。说好听点,那是迷信;说不好听,那是邪信。如果这样的人再有点福报,身边再聚集一帮子人,那就成了魔头,结果就是以盲引盲,自误误他,最后像《楞严经》上说的“弟子与师俱陷王难”。(《师父说》第141期)  ...

1 2 3 4 5 6 7 8 9 10 ›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