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智慧才能大方便

    大方便一定是在大智慧之下才开的,没有大智慧,动不动就讲“方便”,就一定会出下流。只有慈悲,没有智慧也不行。没有智慧只讲慈悲,最后一定会生祸害。(《师父说》第152期) 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...

  • 寺庙的规矩

    佛教寺庙里的规矩,特别是规范的十方大丛林的规矩,都是指向出离的,都是引导你出离的,这与世间的很多规矩是不同的。所以,有些时候在寺庙里,师父教导徒弟打他骂他,也是指导他出离的,也是引导他开智慧的。有些人不理解,见了之后还说三道四,这些都是糊涂人。其实,你稍微一想就明白,真正的出家人,家都不要了,还会跑到寺庙里打人骂人,与人结仇呀?如果假的出家人,说好话骗你钱还来不及,还会打人骂人?(《师父说》第142期)  ...

  • 明白人糊涂人

    明白人跟糊涂人争论,输的永远是明白人。因为,明白人说的道理,糊涂人不懂嘛。所以,明白人只能输。为什么?你不认输,糊涂人就没完没了。然后,糊涂人就高高兴兴走了。走了之后还到处说,谁谁谁不行,他自己都承认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131期)  ...

  • 学佛要学会得现世利益

    在家居士学佛,要学会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,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,慢慢地你就能得清凉了,得自在了。如果能在学佛中得到现世的利益,就更能增加学佛的信心。而仅仅说往生,一般的人很难生起信心,特别是长久的信心。(《师父说》第118期)  ...

  • 吃苦与修行

    吃苦不是修行,修行必须吃苦!(《师父说》第112期)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,以《师父说》栏目,陆续于微信发布,期待更多人士同沾法味,入佛知见。...

  • 定慧等持

    学佛要定慧等持,如果没有“定”,你的那个“慧”就不是真正的智慧,而是成了知识,就像小时候背的乘法口诀一样。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“定”,这样的知识越多,你在学佛的路上就会越烦恼,你就是把三藏十二部背下来,那也是烦恼。(《师父说》第102期)  ...

  • 修行要把心静下来

    修行,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,把自己的心简单下来、歇下来,不要没事找事。这样慢慢地,不管是做工作也好、做买卖也好,你这个人就不一样了,就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情必须做,哪些事情不要做,特别是那些个没用的东西、无谓的东西,就更不会再去做了。然后,你的智慧,你的福报,就慢慢地现前了。            (《师父说》第94期)  ...

  • 修行要发大愿

    修行要发大愿,有多大的愿,就有多大的行。只要你的愿力到了,你的行自然就到了。否则,你的行就是假的,暂时的。你的行到了,你的智慧才能开!反之,如果你的愿力不够,行不够,智慧不会现前,修行就会停滞不前,顶在那个地方过不去。再这样下去久了,就会出邪见,就会退下来,就会歧路亡羊。(《师父说》第86期)  ...

  • 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

    咱们开展的共修活动是开放式的,所以“来者不拒”。当然,来参加共修的人,要遵守寺院的规矩,遵守共修的规矩,遵守不了规矩,你走了,我们也不挽留,所以是“去者不留”。如果哪一天,你的机缘成熟了,又回来共修了,我们依然是“来者不拒”。“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”不仅是咱们共修的规矩,也是修行的一个状态,面对纷纷扰扰的念头,我们也要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。(《师父说》第71期)    ...

  • 学佛要有三分呆相

    学佛要有三分呆相。有些学佛人,你看着傻傻呆呆的,但是一旦开悟,那都是祖师相。而有些学佛人,经文刚那么一看,就觉得自己有感觉,还感觉“好得很”,拿着经文和祖师的开示到处说,那是把祖师证悟的智慧,变成了他(她)自己的知识,进而成为所知障。(《师父说》第54期)  ...

  • 有福报容易开智慧

    为什么别人能做的事,我们做不成?归根到底还是福报不够,福报够了,智慧就容易开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51期)  ...

  • 修行大乘佛法的标准

    修行大乘法的标准是什么呢?就以发菩提心为本,也就是修菩萨法。菩萨法是什么?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称为六度。而六度以智慧为根本。(《师父说》第49期) 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...

  • 看得破、放得下、提得起

    等你开了智慧的时候,你就能看得破、放得下、提得起。为什么能说放下就放下?因为本身了不可得,本自空性,当下即空。为什么能说提起来就提起来?因为你有菩提心在。(《师父说》第46期)  ...

  • 要让思维具有穿透力和洞察力

    等你修行到了一定程度,你就具备了思维的穿透力,或者说是洞察力,这个洞察力、穿透力就是世智。你的洞察力、穿透力强的话,再加上你的人格以及空性的智慧,一旦因缘具足,就能成事,还能干成大事!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想干事儿,可是干一事儿黄一事儿,一事无成?其中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他的知见判断有错误,观察事物判断事物不客观,或者说思维不具备穿透力和洞察力。(《师父说》第42期)  ...

  • 不说玄不提妙

    你们留意看佛教的历史,那些祖师级的人物说玄谈妙吗?人家说的都是家常话。但是,人家不说玄、不提妙,在日常生活中透露出的东西却高的不得了,一言一行都是般若的味道,只是你不懂罢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35期)  ...

  • 莫把佛理变无明

    现代的人,只要理解能力稍强一点,都能读懂佛经。但是,你只是明白了道理,不去修行,不去印证,停止在这个理上,时间长了,你明白的这个理呀,就变成一种无明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21期)  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...